踏上镶黄三屯地界,于大爷儿若有所思,情不自禁心中暗想:这片肥田沃土,无论沧桑巨变,还是岁月轮回,都以博大的胸襟,还有宽厚的情怀,滋生着万物,承载着万物;而人,既然是万物之灵,那就更应该知道和懂得,珍惜土地的无私和奉献,感恩土地的厚爱与包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你肯劳作,就能有所收获。镶黄三屯,这里的土是亲的,这里的人是亲的,我深爱这里的土地,我感恩这里的乡亲……

于大爷儿,祖籍山东临清。一八五四年,清咸丰四年,北伐的太平军和清兵,在京杭古运河两岸燃起战火,一夜之间烧毁了祖传的烧锅,十多间焚毁的房屋尽皆倒塌,十几口不幸的家人被砸身亡。死里逃生的爷爷,草草料理完后事,便循着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在饭锅里的传说,只身从临清老家背井离乡,来到这屯垦不久的双城堡,落脚在当时的镶黄旗三屯。租下两间草房,靠着祖传手艺,支起了一个烧酒作坊。

虽然设备简陋,但是酒香可人,生意越做越火,酒坊越开越大。一八五六年,清咸丰六年,爷爷自己盖起三间草房,还经媒婆介绍娶了奶奶。等到父亲慢慢长大后,则顺理成章子承父业,也务起了烧酒的行当。一八七七年,清光绪三年,父亲娶亲的前一年,爷爷买下烧锅院子的这块地皮,盖起了七间青砖到顶的大瓦房。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爹娘成亲的第二年,当时的于鹤于超尘,就出生在爷爷盖的大瓦房里。

一九零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留学东洋的于大爷儿,毕业回国结婚的当年,父亲提前给他在双城堡城里,盖起了现在家居的这座住宅。直到一九二一年,即中华民国十年,于大爷儿在爷爷留下的宅基地,又重新盖起了现在的烧锅大院,还在周家窝棚和北土城子,同时开起一模一样的买卖。虽然他的爷爷奶奶不在人世,可从他爷爷奶奶那一辈算起,镶黄旗三屯这片肥沃的土地,已经养育他们于家老老少少四代人……

于大爷儿骑在马上,动情地说道:“凤会啊,这么多年,正是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正是这片土地的父老乡亲,帮衬了我于家的烧锅,照顾了我于家的生意,这才使我于家如鱼得水,这才使我于家年年有余。我于鹤于超尘,对乡亲只有知恩图报,对土地只有戴德感恩。”

刘凤会手扯缰绳,激动地说道:“老爷,凤会知道,这么多年,您的所作所为,乡亲有口皆碑。别看您腰缠万贯,生意能日进斗金,可从不横行霸道,也从不仗势欺人,只要乡亲有难,您都出手相帮。在您的心里,一直想着对乡亲知恩图报,始终惦记对土地戴德感恩。”

他们正说到这里,只见对面不远处,走来一个衣冠不整,邋里邋遢的醉和尚,手提酒葫芦,脚蹬破僧鞋,看上去有五十来岁,摇摇晃晃边走边喝,来到于大爷儿近前,笑呵呵地坦然站定,将酒葫芦往肩膀上一挎,然后双手合十口尊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于大爷儿以为站在面前的,只是一个化缘的和尚而已,但出于礼貌仍赶紧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铁骑狼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小说只为原作者笔名野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笔名野草并收藏铁骑狼烟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做贼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