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自三七年十月底被光复,就被陈海松定义为八路军后勤物资的大本营,进行了周密的安排,留下八路军四分之一实力的教导师坐镇保护开始大规模建设,14个月过去了变化不可谓不大,可见惯了后世爆炸式发展速度的陈海松依然感觉离自己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不过已经融入现实历史中的他知道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茫茫戈壁上几乎是靠着人海战术、双手使用简单工具、没黑没夜、流血流汗创造出来的工业基地算得上中国奇迹了,所有来过绥远的国府官员、新闻记者、外国专家、私营业主无不惊叹,『共产』党真的在拼命啊!

确实是拼了命了,李卓然、王树声、郑义斋以前都是挺胖的,一年下来瘦了不止两圈,尤其是郑义斋、乌兰夫两个『政府』干部已经和孙玉清一样消瘦了,三百多万移民,一人一天吃一斤粮,一年就得50万吨,要不是前期的缴获、民间的收购、牛羊的补充只怕早就饿死人了,还要安排住宿、安排工作、安排孩子教育、安排他们的管理,真是难为他们了。

陈海松很感动地向他们敬礼表示感谢,对绥远民主『政府』做出的贡献、表现出来的敬业态度拼命精神表示钦佩,他说鼓励大家万事开头难,同志们在工作的第一年里实现了社会安定、民族团结、虽然新增了300万却没人饿肚子、财政有结余、工厂见效益。殊为不易。

咱们底子薄、基础差、缺乏经验。要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没有吃苦精神没有拼命精神是不行的,苦就苦点吧,谁让咱们有理想有追求呢!再苦他个两三年,根据地建设就会走上正轨,我们就拥有了完备的基础产业、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年轻的管理干部。浴火重生西路军321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是满意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制定了调整的措施,我没有意见,需要提醒的是粮食生产问题必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要舍得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把引水灌溉问题解决好、把良种培育安排好、把科学种田部署好,农业是建设的基础马虎不得。

难民安置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宗旨,是和国民党争民心夺口碑的具体交锋,河南一千两百多万人背井离乡。目前河西绥远两地总共收容的不到三百万,还有八百多万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我通过重庆各大媒体向他们发出了到西北来的号召。

我不是不知道你们辛苦、你们也很难,我不这样做国民党就会对这些难民视若无睹置若罔闻放任自流,我当然希望大西南能行动起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困境,但我估计其中的一半还是会逐步向西北迁徙谋求生存下去,来了就不能不管,还得管好,一个没管好都是失败。

我是这样考虑的,整个西北占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不到二十分之一,绥远光复前总人口不到两百万、甘肃不足五百万、青海不足一百二十万、宁夏不到六十万、新疆不足两百六十万,陕西稍多些不足一千万,算下来也就两千万出头,不到江苏省的一半。

而西北少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浴火重生西路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小说只为原作者祁连冰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祁连冰雪并收藏浴火重生西路军最新章节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些狂妄